在2025年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大家好!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关乎社会稳定、人民福祉与城市发展的全局。党的XX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市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以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为路径,努力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基层社会治理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强化工作举措,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再上新台阶。下面,就做好我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基层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艰巨,需要我们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深刻认识基层社会治理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政治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我们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XX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这些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抓好基层社会治理各项工作。
(二)深刻认识基层社会治理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基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基层社会治理好了,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有稳定的环境和坚实的支撑。当前,我市正处于加快建设现代化强市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从外部环境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给我市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压力。从内部环境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如城乡差距较大、民生保障还需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时有发生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支撑。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基层社会治理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激发社会活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深刻认识基层社会治理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必然要求。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是服务人民群众,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基层社会治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不仅希望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舒适的居住条件,还希望有更安全的社会环境、更公平的社会秩序、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强和改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让人民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得到更多实惠,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二、聚焦重点任务,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千头万绪,我们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聚焦重点任务,抓住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持续用力,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强化党建引领,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党建引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根本保证。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优势。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优化党组织设置,扩大党组织覆盖,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在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三是推动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将党建工作贯穿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各方面,实现党建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二)完善治理体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完善的治理体系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要坚持系统思维,加强统筹协调,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一是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优化基层政府职能配置,明确职责边界,提高行政效率,增强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二是健全多元共治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政府、社会、公众协同治理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三是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优化网格设置,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提高网格服务管理水平,实现网格全覆盖、管理精细化、服务全方位。
(三)加强法治建设,营造基层社会治理良好环境。法治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保障。要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一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引导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二是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基层政府法治建设,规范行政决策程序,严格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确保基层社会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三是强化法治保障。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依法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创新治理方式,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创新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动力源泉。要坚持创新驱动,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新方法,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一是推进智能化治理。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智能化治理平台,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二是探索特色化治理模式。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品牌,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影响力。三是鼓励基层创新实践。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在社会治理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
三、坚持守正创新,开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新局面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开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新局面。
(一)强化政治引领,确保基层社会治理正确方向。政治引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灵魂。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服务水平。以人民为中心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根本宗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服务水平。要深入了解群众需求,精准提供公共服务,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让人民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得到更多实惠。
(三)注重改革创新,激发基层社会治理内生动力。改革创新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动力源泉。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和体制机制束缚,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新路径、新方法。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效率和水平。要鼓励基层创新实践,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激发基层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
四、强化工作举措,确保基层社会治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强化工作举措,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基层社会治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统筹协调,定期研究部署,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抓、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要具体抓、抓具体,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责任追究。要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协调联动、考核评价等机制,形成工作闭环,确保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三)加大投入保障。加大对基层社会治理的投入力度,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经费,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要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同志们,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各项工作,为建设现代化强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①【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②【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请各位用户务必收藏好以上两个网站,收藏好网址,终身可访问或下载全站公文范文
客服微信:gongwentangkf
微信公众号:【公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