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至人之用心若镜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5:10 浏览:136

【写材料用典】至人之用心若镜

 

    【例文】至人之用心若镜,心不正必行不端。面对纷繁复杂的诱惑,党员干部当常常自省看清自我、克己驾驭欲望、存养培育德行,多一分冷静与警觉、少一些浮躁与盲动,心不为欲所动、行不为欲所控,真正做到鉴明则尘垢不止。(中国纪检监察报《鉴明则尘垢不止》)

    【典故】出自战国庄周《庄子·内篇·应帝王》,庄子曰: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释义】意思是,那种具有极高道德和智慧的人,他的内心好象镜子一样,照过的不去送,未照的不去迎,现在照的也不留痕迹。所以能够经得起考验而不受损伤。

    【赏析】古人讲,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从政做人,难免有闪失、有差错,但要成长进步,离不开长期的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完善。有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北宋有一个名叫赵概的官员,在自己案头摆放了一个瓶子和黑白两种豆子。“起一善念,投一白豆于瓶;起一恶念,投一黑豆于瓶”,以此来检验自己一天的进步与过失。刚开始黑豆较多,但他时时自省、改过自新,结果瓶中的白豆越来越多,黑豆越来越少,最终赵概以德高而闻名于世。自省是不断完善自我、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升华自己的人格和思想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投豆自省”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有正视自我的勇气。有了过错,能够及时发现并时刻警醒,不断改正,过错就会越来越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能够认识错误、直面错误、改正错误,持续不断地自我保洁,是共产党人的优势所在,也是共产党始终能顺应民心、赢得民意的关键。有一次,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立三化名李敏然,在给基层讲党史时,深刻剖析“立三路线”的成因及教训,现场有人问:“你怎么知道当时犯错误人的心理?”他的回答令全场十分惊讶:“我就是李立三。”尽管“立三路线”只推行了三个月,他却做了三十多年的自我批评。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善于运用自我批评的武器,勤于自警自省、自我锤炼,时常擦拭心灵之窗,时刻筑牢心灵堤坝,不断检视自己、反省自己、完善自己。

    【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警示教育类讲话,侧重强调自省自警,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拿出正视自我的勇气、下定刀口向内的决心,勇于揭短亮丑,敢于认错纠错。

免责声明:文稿来源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稿首发平台:www.gongwentang.com(公文堂)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材料 用心 用典 人之 若镜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