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不患不富,患不知节

更新时间:2025-07-05 20:45:06 浏览:96

【写材料用典】不患不富,患不知节

 

    【例文】不患不富,患不知节。时至今日,居家俭素,无伤清德,既是精神文明层面的价值追求,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俭之风是对农业生产、农民劳动成果的敬畏和保护,事关国计民生。从一株禾苗到一碗米饭,从一粒黄豆到一瓶酱油,其间要经历多少道工序,挥洒多少汗水,许多人不一定知道,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诗,却是妇孺皆知的。(中国纪检监察报《居家俭素 无伤清德》)

    【典故】出自明代张居正《看详户部进呈揭帖疏》,夫孝在无违而必事之以礼;恩虽无穷而必裁之以义。贵戚之家不患不富,患不知节;富而循礼,富乃可久。越分之恩非所以厚之也。

    【释义】意思是,不担心富裕不了,担心的是花销大手大脚、漫无节制。说明只要俭朴,就一定能富裕。

    【赏析】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古语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一生忠于君王、孝顺父母、温良谦恭、节俭正直,他节俭为乐的品德更是一直被后世传颂。他生活十分俭朴,做事刻苦勤奋,更把俭朴作为教子成才的主要内容。为了使儿子认识崇尚俭朴的重要性,特意写信给儿子,这就是家训史上著名的《训俭示康》。勤俭节约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永远不能忘记革命先烈用生命培育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从革命年代“红米饭南瓜汤”的乐观无畏,到建设时期“勤俭是个传家宝,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的生动号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始终激励着我们党顽强进取、百折不挠、走向胜利、成就伟业。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坚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自觉养成过紧日子的习惯,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意识、一种习惯、一种常态,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廉政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勤俭节约,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带头过紧日子,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浓厚氛围。

免责声明:文稿来源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稿首发平台:www.gongwentang.com(公文堂)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材料 不知 用典 不患 不富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