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更新时间:2025-07-06 16:33:39 浏览:141

【写材料用典】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例文】大道至简,知易行难。“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这个道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悟得透、做得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奢靡享乐是欲望膨胀的开始,是走向腐化堕落的第一步。“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妄取于人的最终结果,就是欲壑难填而自取灭亡。(解放军报《不俭于己必妄取于人》)

    【典故】出自唐代白居易《草茫茫》,可怜宝玉归人间,暂借泉中买身祸。奢者狼籍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凭君回首向南望,汉文葬在灞陵原。

    【释义】意思是,奢侈的人容易陷入困境,节俭的人可以保持安定,这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会导致截然相反的结果。

    【赏析】勤俭节约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治家之本、治国之要。早在先秦时代,荀子等就强调节俭的重要性,提出“节用”主张,认为国家、社会如果形成尚俭戒奢风气,就会走上富强发达之路。《荀子·天论》告语:“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勤俭节约,就会走向繁荣昌盛、民富国强;放纵欲望,就会走向穷途末路、自取灭亡。于国于家,莫不如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告诫子女,“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明末清初教育家朱柏庐在《朱子治家格言》中慨然写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无数历史经验教训启迪我们,勤俭节约是海晏河清之基,奢靡享乐是灾祸危亡之根。勤俭节约精神与个人修养、家庭和睦、社稷兴衰紧密相连。勤俭节约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早在1934年,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提出:“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从土地革命时期颁布《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训令,到新中国成立后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从改革开放之初重申“任何浪费都是犯罪”,到新时代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厉行节约不仅造就了党的优良传统、民族的文明风尚,也成为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崇廉尚俭,艰苦奋斗,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约束自己,带头做简约生活的倡导者、践行者、推动者。

    【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廉政教育类讲话,侧重强调勤俭节约,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八项规定,从小事小节做起,带动形成艰苦奋斗的良好风气。


免责声明:文稿来源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稿首发平台:www.gongwentang.com(公文堂)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材料 用典 奢者 狼藉 俭者 一凶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