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为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了新的模式。
20xx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20xx年x月,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部署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根据20xx年x月最新编制的《xx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征求意见稿,目前xx省共有xxx个自然保护地,包括自然保护区xx个、 自然公园xxx个, 国家公园还处于创建前期准备阶段。其中,自然公园类型中湿地公园xx个,包括国家级湿地公园xx个、省级湿地公园xx个。
湿地公园是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作为城市“绿肺”,它既是老百姓家门口的休闲娱乐之地,也是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水资源安全保护的重要自然资源,其在生态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建设好、保护好、利用好湿地公园,是新时代基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调研情况
xx湿地公园概况
xx湿地公园位于xx省xx市xx区xx镇中部,xx原系xx江支流xx河长年冲积形成的一片滩涂湿地,目前规划范围东至xx河河道分界线,西至xx坝,xx小圩西侧滩地,北至xx坝,南至xx路。总面积xxx.xx公顷,其中,湿地面积xxx.xx公顷,湿地率达xx.xx%,区域内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库塘湿地三类共存,生物多样性丰富,环境优美。
20xx年xx月,xx湿地公园获批为省级湿地公园建设(试点)单位,20xx年xx月通过省级验收。
湿地公园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xx湿地公园对照《xx省级湿地公园建设规范》要求,坚持“保护优先、统筹规划、科学修复、适度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立足xx湿地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点,在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湿地科普与宣教、湿地科研与监测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管理制度方面。20xx年x月,原xx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xxxxxx省级湿地公园管理办公室,按照总体谋划、统筹推进的方式,编制了《xxxxxx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xxxxxx省级湿地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并通过了专家评审。xxxx省级湿地公园管理办公室及时出台了《xxxxxx省级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制定了《xxxxxx省级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保护公约》《xxxxxx省级湿地公园巡护员工作职责及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保障了公园建设管理规范。
环境整治方面。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
环境整治:①开展xx乱捕乱捞整治及侵占养殖清退工作,对水体进行严格保护,实施水岸修复、水质提升工程,对部分生态功能退化的河滩沟渠进行修复,营造良好的湿地自然景观;②结合xx河水环境整治项目,种植适宜植物,以吸引涉禽类在此栖息繁殖,为野生动物营造良好的栖息环境。目前,湿地保育区面积为xxx.xx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xx.x%;恢复重建区面积xx.xx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xx.x%;合理利用区面积xx.xx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xx.x%。
生物保护方面。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工程:①强化巡护力度,拆除鳄鱼湖泊湿地围栏网,强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②湿地保育区共有x座人工岛,在x座人工岛栽植池杉等树种共计xx亩,并及时进行补植。目前,岛上植被茂盛,成为各种鸟类等动物的栖息之地,包括维管植物约xx科xxx属xxx种,鸟类约xx目xx科xxx种,鱼类约x目xx科xx种,两栖类约x目x科x种,爬行类约x目x科xx种,兽类约x目x科xx种,底栖动物约x门x纲xx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x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x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xx种、xx省省级重点保护动物xx种。
科普宣教方面。xx湿地公园建设有宣教馆,馆内声、光、电等设施俱备,宣教展示、会议研学功能齐全,充分承载了湿地公园的科普宣教功能。另外,还建有观鸟台、污水处理项目、监测点等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系统,不仅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湿地气候因子、生物多样性变化趋势,而且可以预测动植物分布和生物多样性动态变化,从而为湿地公园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提供依据,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居民共享生态产品。xx自然条件优美,常年空气清新,在凸显湿地保护理念和地方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利用xx湿地资源,对局部景观进行适度改造,修建xx湿地特色的生态旅游与休闲观光设施,如玻璃栈道、休闲步道、紫薇长廊等,每年举办民俗文化活动、千亩油桃基地采摘、鳄鱼湖观赏以及文旅促乡村振兴的鸠兹湾艺创共富项目等,兼顾生态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发展理念,促进xx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众多本地或外地游客会到这里游玩,xx成为缓解压力、释放烦恼、休养身心的好去处。
存在的问题
xx湿地公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通过调研了解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①管理人员配置不足,专业骨干力量薄弱,日常主要由镇政府自然资源所安排x人负责管理,管理人员少,巡查、巡护难度大;②相关应急预案制度不深不细,制度执行过程中保护利用不到位,拓展湿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思考不够、谋划不多。
调研启示
xx湿地公园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背景下,确定功能定位实行碧水保卫战,加快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等重要工程,是新时代坚持和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积极探索,这一探索实践具有以下启示。
坚持人民至上,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首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继承发展。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才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文明建设形式。
依靠人民群众共建共治。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作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将有助于湿地公园共建共治共享,实现湿地公园生态价值。xx湿地公园与周边社区签订了《xxxxxx省级湿地公园社区共建共管协议》,一方面,从附近的xx村、xx村等村子招聘巡护人员,参与日常道路巡逻及水面卫生清理;另一方面,发挥居民日常监管作用,鼓励村民对保护地违法活动进行举报。同时,为不断提高附近村民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xx湿地公园开展走进社区、走进学校等活动,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知识,为协调自然保护地野生动植物保护与群众生产、生活之间的矛盾奠定良好基础。
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成果。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方面的发展成果,还要顺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湿地公园作为自然保护地的一种类型,不仅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还关系人类的健康和幸福。xx湿地公园通过一系列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打造出空气好、水质优的生活环境,让人们切实享受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继续守护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继续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为人民提供优质体验、休憩生态产品,为社会提供更多教育、科研等公共服务。
坚持守正创新,凸显生态效益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守正”是指坚守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自然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观。坚持“创新”是指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要紧跟时代步伐,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探索适合中国式生态文明建设新道路。
守正:坚持正确生态自然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人类在工业文明发展中过度利用自然带来的反噬教训是深刻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此,只有坚持正确自然观,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才能避免人定胜天、无限索取自然的错误认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尊重大自然的发展规律,科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在经济社会生产建设、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美方面实现平衡。只有秉持正确的自然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开展一系列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举措,才能使自然保护地生态效益日益凸显。
创新:践行正确生态发展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提出的科学论断,他指出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不是对立的,保护绿水青山就是保护生产力。因此,实现自然保护地规范管理,守护好祖国大地的绿水青山,探索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关键就在于创新。xx湿地公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保护优先与适当利用,开展湿地特色旅游、自然体验教育等活动,提高湿地公园管理效益和服务质量,通过加强新媒体宣传推广,吸引附近群众或相关从业者参与湿地建设项目,并带动周边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实现湿地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等多方面价值。
坚持问题导向,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又一重要内容。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点,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发现问题,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工作中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找到问题解决办法”。
提高认识,主动作为。楼兰文明的消失,让人们清晰地看到生态兴衰与人类文明兴衰息息相关。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提高认识,主动作为。
①加强规范管理。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的规范设置,人员的有效配置,经费的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都是缺一不可的。属地政府要重视,管理机构要主动作为,有关部门要协作配合。②严格制度建设。在相关法律法规范围内,加强自然保护地制度建设,推动人防与技防相结合,实行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继续完善巡护巡查制度、应急预案等,推动管护能力全面提升。
聚焦难题,解决问题。坚持问题导向,
敢于啃“硬骨头”,积极解决湿地公园突出问题。①围绕湿地水质、水岸环境、生物多样性等重点问题,与高校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②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各级自然保护地在与任务职能相匹配的前提下,及时配置相应人员,并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健全专业人才培养机制。③科学合理开展保护与利用,通过详细编制规划,确定清晰功能定位,完善投入专项资金,将保护建设与运营纳入本地区的发展规划中,将保护经费与修复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拓展科学湿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结论
通过实地勘查、走访xx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地、深入身边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全面了解基层生态文明建设重要举措,形成“怎样建设美丽中国”的直观认识,为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重大理论和全面准确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同时,在调研中坚持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坚持以实践调研强化理论学习成果,通过实地调研增加知识储备,对调研中出现的问题多思考,为自然保护地工作水平、管理效能有效提升提出建议。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①【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②【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请各位用户务必收藏好以上两个网站,收藏好网址,终身可访问或下载全站公文范文
客服微信:gongwentangkf
微信公众号:【公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