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遴选每日考题5道(2025年1月20日)

更新时间:2025-07-05 10:54:44 浏览:75

公考遴选每日考题5道(2025年1月20日)

 

    1.2025年1月5日,全球最大打桩船“( )”号在江苏启东顺利交付。

    A.中远海运

    B.乘风破浪

    C.二航长青

    D.舟行万里

    答案:C

    解析:

    2025年1月5日,全球最大打桩船“二航长青”号在江苏启东顺利交付。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哲学体系的依据。下列哲学派别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B.客观世界不外是绝对观念或绝对精神的外化

    C.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D.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

    答案:D

    解析:

    A项正确,意思是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没有明镜台。心里本来就空无一物,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强调心决定一切,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项正确,是黑格尔的观点,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就客观地存在着一种精神,他称之为“绝对精神”或“绝对观念”,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项正确,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论,认为世界的本源是“道”,而“道”是人之外的一种神秘客观精神,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D项错误,是张衡的元气理论,他认为天地万物最早的起源是“无形之类”的“元”,也就是“太始”,这个“元”是客观存在的,属于各种不同的物质性元气。它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范畴。

    3.下列关于哲学相关知识表述正确的是()。

    A.哲学的基本问题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是实事求是

    C.是否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D.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答案:C

    解析:

    A项错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其中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项错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C项正确,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并认为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而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及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因此,是否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D项错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表现在: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因此,应该是矛盾的特殊性包含普遍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4.2024年,美国博主保保熊一句“city不city”火遍中国。语言文字专家指出,“city”本义是城市,也可指城市化的,而“city不city”衍生出时髦、洋气、现代化以及“刺激、开心的感觉”。中国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让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在中国发出“好city啊”的感叹。这蕴含的哲理是()。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和发展上完全同步

    B.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根源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

    C.社会意识能够直接转化为改变社会存在的物质力量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答案:B

    解析:

    A项错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完全同步,有时社会意识会超前于社会存在,有时社会意识会落后于社会存在。

    B项正确,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题干中美国博主的感受表达以及背后衍生出的含义根源于中国文旅行业的发展以及免签政策的实施,体现了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根源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

    C项错误,社会意识具有能动性,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通过实践活动也可以转化为改变社会存在的物质力量。社会意识也可以转化为改变社会存在的物质力量,但必须通过实践活动,而非直接转化。

    D项错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错误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5.(多选)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张三伙同他人通过“telegram”软件联系“上线”,用转拨诈骗电话的方式进行赚钱(俗称“手机口”),即用“双向对录线”将两部手机连接,其中一部手机通过QQ语音与“上家”取得联系,另一部手机同时拨打“上家”发来的对方电话号码,“上家”以此方式与对方进行通话,并根据通话时长向转拨人支付报酬。经统计,张三等人用于转拨诈骗电话的电话卡数量共计xx张,涉诈金额共计xx.xxxx万元,获取转拨诈骗电话订单总额x.xxxx万元,张三从中获利x.xxxx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张三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B.张三构成诈骗罪

    C.张三退缴的违法所得x.xxxx万元,应上缴国库

    D.张三供犯罪使用的“双向对录线”一根,依法予以没收

    答案:ACD

    解析:

    A项正确,B项错误,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本题中,张三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为其犯罪提供通讯帮助,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张三并未实施诈骗行为,不构成诈骗罪。

    CD项正确,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本题中,张三的违法所得,应当依法追缴,其犯罪使用的工具,应当依法没收。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遴选 2025年 1月 每日 公考 考题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