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机关不是“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也不具有天生的“免疫力”。现结合部分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点评,透过本质看问题,值得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以案为鉴,引以为戒。
1.自作主张,不按规定请示报告
广东省xx市纪委收到反映xx镇xx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田锦陆有关问题的举报件后,将其交xx镇纪委查办,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前上报调查结果。经过调查,xx镇纪委查明了xx村挪用种粮补贴资金xx.x万元的违纪问题。然而,时任xx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的xx,对此问题责任人认定错误、量纪畸轻,将责任较轻的村党支部副书记xxx认定为直接责任人,并对其立案审查;将本应是直接责任人的田锦陆认定为主要领导责任,对其诫勉谈话。对于上述错误处理结论,xx没有按时上报,既未经交办单位xx市纪委同意,也未向xx镇党委汇报便擅自实施。且在xx市纪委明确相关处理结论错误后,xx未及时改正,致使田锦陆未被立案追究责任。xx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分析点评:
监督执纪是政治性极强的工作,不按规定请示报告,既违反工作程序,又容易出现工作差错。《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第二章第五条明确,“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双重领导下进行工作”,第十条要求纪检监察机关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此外,《工作规则》在监督检查、线索处置、谈话函询、初步核实、审查调查、审理等各章中,都规定了重要事项向党委请示报告的具体报批程序。这是加强党对纪律检查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具体体现,有利于督促纪检监察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法治思维和纪律规矩意识。
2.私自留存、违规处置问题线索
20xx年x月xx日,xx省xx市纪委监委召开全市纪检监察系统警示教育大会,x区委原常委、区纪委原书记xx成为警示教育片中的主角。查阅xx的违纪情况通报,“私自留存信访举报信件”赫然在列。
2018年5月31日,据xx省纪委监委消息,xx省xx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xx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其违纪行为包括“不正确履行信访核查职责”。
与xx类似,xx省xx市xx镇原党委委员、纪委书记xx在处置市纪委转办的信访件过程中,违反工作纪律,未按程序和要求认真调查核实,就作出予以信访结案的结论,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分析点评:
处置问题线索是做好监督执纪工作的基础,问题线索管理、处置出问题,监督执纪质量必然打折扣。对此,《工作规则》第四章第二十条提出,“纪检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问题线索的集中管理、分类处置、定期清理”,并在本章明确信访举报部门归口受理信访举报,案件监督管理部门对问题线索实行集中管理、动态更新、定期汇总核对,确保对问题线索的处置全程可控。针对私存线索行为,第九章第七十一条明确了处理规定,释放了零容忍的鲜明信号。
3.跑风漏气,泄露审查调查信息
20xx年x月,xx省xx州纪委原副书记、州监委原副主任xxx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的消息公布。据通报,xxx在案件办理期间,私自会见初核对象,将党组织纪律审查中尚未公开的事项透露给初核对象。
20xx年x月,时任xx省xx市xx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xxx,将反映涉黑涉恶腐败及充当“保护伞”问题的举报信复印给被举报人之一的镇党委委员、副镇长xx。其后,xx经由该镇xx村村民xx,通过微信将举报信复印件照片转发给主要被举报对象——该村村委会原主任xx和村委会原副主任xxx,导致泄密事件发生。xx指使他人打电话并到举报人家中质问、威胁举报人,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吴永洪受到开除党籍处分。
分析点评:
保密纪律历来是纪检监察干部必须遵守的钢规铁纪,更是监督执纪工作的生命线。然而三令五申之下,仍有人或无心或有意,触碰这根红线,其背后要么是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淡薄,不把纪律、规矩当回事;要么是有利益勾连,甚至为一己私利不惜铤而走险。《工作规则》第九章第六十七条对此作出专门规定,明确监督执纪人员应当严格执行保密制度,控制审查调查工作事项知悉范围和时间,严禁泄露审查调查工作情况,并在第七十一条要求,对跑风漏气、违反安全保密规定等行为依规依纪严肃处理,为仍然不重视、不收敛的人敲响了警钟。
4.接受请托,说情关照
20xx年x月,xx生产建设兵团纪委原副书记xx被判处有期徒刑x年,并处罚金xxx万元。“受托求情”是刘军违纪违法行为的一个关键词。20xx年x月,兵团第一师x团原团长侯某被“两规”,其妻为让组织从轻处理侯某,通过一位商人联络到时任兵团纪委常委的xx,并送给他xx万元。20xx年,兵团第一师xx农场原党委副书记、场长xx某听说自己被举报至兵团纪委的消息,为了打探情况,x某找到xx并送给他价值xx.x万元的金条x块。x年后,x某受到审查,为得到从轻处理,又送给刘军xx万元。
此外,xx省纪委原副书记、省监委原副主任xxx在监督执纪工作中不正确履行职责,接受请托对被审查人给予关照,将监督执纪权变为送人情、谋私利的工具。杨锡怀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政务撤职处分,降为副厅级非领导职务。
分析点评:
接受请托,为他人打探消息、说情关照,讲到底是利益驱使,拿组织纪律换取个人利益。对此,《工作规则》第九章第六十四条规定,“对纪检监察干部打听案情、过问案件、说情干预的,受请托人应当向审查调查组组长和监督检查、审查调查部门主要负责人报告并登记备案。”设立打听干预案情报告备案制度,有利于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强化自我监督,压缩以权谋私等行为的生存空间。
5.违规干预、插手审查调查
20xx年x月xx日,中央纪委网站发布了xx省x名厅级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的消息,其中,x名纪检监察干部格外引人关注。据通报,xx省纪委原副书记xxx、省纪委原纪检监察四室主任xx均存在插手和干预执纪审查工作等问题。xxx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曹明强被开除党籍,取消退休费待遇。
分析点评:
干预审查调查,为他人抹案子,损害的是监督执纪的公正性,玷污的是纪检监察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工作规则》在健全内控机制、优化工作流程上着力,通过严格报批程序、明确审批权限、严格管控措施使用、强调重要取证工作必须全程录音录像等,进一步堵塞管理漏洞,为干预审查调查行为设防。同时,第九章第七十一条明确,对干预审查调查行为依规依纪严肃处理,为纪检监察干部划出了红线,必将进一步强化纪律的威慑力。
6.与商人勾肩搭背,搞权钱交易
20xx年xx月xx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xx省纪委原副书记、省监委原副主任xxx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经查,xxx执纪违纪、执法犯法,将监督执纪权变为谋取私利的工具,与商人老板勾肩搭背,大搞权钱交易。
存在这一问题的,还有xx市纪委驻市环保局原纪检组组长xxx、xx省纪委驻原省卫生厅纪检组组长xxx。xx把市纪委干部的身份当作结交私营企业主的“名片”,把组织赋予的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工具;xxx利用担任省纪委纪检监察一室副主任、执法监察一室副主任、副厅级纪律检查员、驻原省卫生厅纪检组组长等职务上的便利或者职权形成的便利条件,索取他人财物,单独或通过其妻子朱某某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在工程招投标、药品销售、子女工作、药品提价、申诉处理等方面谋取利益,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合计价值xxx万余元。
分析点评:
监督执纪权是纪委最重要的权力,这一权力是组织赋予的,本应用来为党和人民服务。然而,极少数纪检监察干部把监督执纪权当作谋取私利的筹码,甘于被“围猎”、受贿甚至主动索贿,无疑是错误的权力观在作祟。《工作规则》第九章第七十一条对以案谋私、接受宴请和财物等行为作出明确处理规定,有利于以“负面清单”的形式,倒逼纪检监察干部正确用权、谨慎用权、干净用权。
7.违规处置涉案财物
据中央纪委网站20xx年x月x日消息,xx省纪委原常委xx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他的违纪行为中有一项:违规处置涉案款物。
分析点评:
涉案财物管理是监督执纪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涉及多个部门,管理链条长、环节多、时间跨度大,稍有疏忽就可能出现问题。从一些纪检监察干部违纪问题发生的轨迹来看,对贵重涉案物品随意调包、顺手牵羊,或将涉案款打入个人账户投资谋利等现象并不是个例。对此,《工作规则》第七章第四十七条规定,“纪检监察机关应当设立专用账户、专门场所,指定专门人员保管涉案财物,严格履行交接、调取手续,定期对账核实。严禁私自占有、处置涉案财物及其孳息。”盯住人、管住钱、看住物,才能防止个别人动歪脑筋,斩断伸向涉案财物的黑手。
8.失职失责,监督执纪工作出现失误
20xx年x月,时任xx省xx市xx县xx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xx在核实xx村换届选举问题时,采取口头询问的方式向与举报内容有直接关联的x某某进行了解,致使举报信息泄露。之后xxx在找x某某进行谈话并制作笔录时,将其单独留在谈话场所,导致当时所做笔录被x某某私自复印带走。20xx年x月,xx县纪委对xxx立案审查,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调离纪检监察岗位。
分析点评:
监督执纪工作出现失误的原因有很多,而说到底,还是责任落实不到位甚至缺位。《工作规则》第九章第七十三条明确提出,“建立办案质量责任制,对滥用职权、失职失责造成严重后果的,实行终身问责。”有权必有责、失责必追究,纪检监察干部肩负着监督执纪问责的重要使命,只有在履职过程中恪尽职守,把每个细节都做到位,确保每道程序都依规依纪依法,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差错,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9.拉大旗作虎皮,借办案之名谋取私利
20xx年x月,xx省纪委监委发出xx起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案件通报,其中,xx市纪委原干部钟某“榜上有名”。原来,20xx年xx月,x某受人请托为其解决个人宅基地分配问题,私自带领保安员前往当地居委会,以纪委办案的名义向该居委会党支部书记施压。事情曝光后,xx市纪委立即介入调查。最终,x某为自己的“仗义”付出了代价——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被安排提前退休。
分析点评:
纪检监察干部的一言一行,代表着整个纪检监察机关的形象,决不能打着监督执纪的幌子,摆架子、耍威风甚至搞特权、谋私利。《工作规则》第九章第六十三条规定,纪检监察机关应“树立依规依法、纪律严明、作风深入、工作扎实、谦虚谨慎、秉公执纪的良好形象,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力戒特权思想,力戒口大气粗、颐指气使”。新增的这一条,为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督促纪检监察干部成为严守纪律、改进作风、拒腐防变的表率,做到让党放心、人民信赖。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①【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②【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请各位用户务必收藏好以上两个网站,收藏好网址,终身可访问或下载全站公文范文
客服微信:gongwentangkf
微信公众号:【公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