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④
对以往城市建设中存在的监控摄像头重复设置问题,河北雄安新区梳理各部门实际需求,依托“视频一张网平台”,实现了对摄像头的统一调配。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背后是数据的联通、机制的变革。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改革,雄安新区朝着“没有‘城市病’的未来之城”的目标阔步前行。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明确要求,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科学方法指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强调“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突出改革举措的鲜明指向性,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才能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心中有目标,脚下有方向。新时代以来,锚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开创了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目标,着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致力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坚持目标引领,推动着改革不断走深走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我们就能在新征程上不断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推进改革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清单”亦是“改革清单”。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紧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急难愁盼,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面对逆全球化挑战,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其中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探索性事业。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方能攻坚克难,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是有机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的关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要以目标为着眼点,在统筹谋划、顶层设计上下功夫,以增强方向感、计划性;又要以问题为着力点,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用力,以增强精准性、实效性。比如,瞄准“双碳”目标,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这是大方向;同时考虑现实问题,实现“双碳”目标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搞运动式“降碳”、踩“急刹车”,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先立后破的过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辩证关系,既朝着目标坚定前行,也对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准备、妥善应对。
胸怀梦想的远征,尤需逢山开路的闯劲;前无古人的事业,呼唤锲而不舍的笃行。前进道路上,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既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善于识变应变求变,我们就一定能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共同谱写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突出重点,凸显改革引领作用
——牢牢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③
既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以重点带动全局,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方法
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现实需要出发,从最紧迫的事情抓起,突出重点、精准发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长295米、宽46.4米、总容积17.5万立方米……今年5月,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首艘LNG运输船出坞。攻克相关核心技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得益于当地税务部门加快数字化服务改革,增值税留抵退税一天到账,大额出口退税资金实现日结,为企业缓解了研发费用之急。随着财税、金融、科技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越来越多企业轻装上阵,增添了发展底气。
既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以重点带动全局,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来部署各方面改革,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更加注重突出重点,突出体制机制改革,突出战略性、全局性重大改革,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凸显改革引领作用,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明确了重点任务、指出了主攻方向。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赢得战略主动的重要优势。任何一项改革,都是对制度的调整、治理的创新,最终都要以制度形式固定延续下来。江苏按照“保护者受益、损害者赔偿”的原则,开展海洋生态补偿创新实践;海南三亚、保亭合作推进赤田水库流域综合治理,探索“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系统总结各地实践经验制定形成的《生态保护补偿条例》于今年6月正式施行,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事实证明,坚持把解决重大体制机制问题放在突出位置,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才能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重心放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战略性的重大改革举措上。《决定》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统筹全局、把握重点,着力解决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抓好改革落实工作,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现实需要出发,从最紧迫的事情抓起,突出重点、精准发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总书记强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主要任务是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紧紧扭住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能为其他各方面改革提供强大推动,影响其他各个方面改革相应推进。我们要在重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政治、法治、文化、社会、生态、国家安全和党的建设领域的改革,实现纲举目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才能带动全局突破。更加注重突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我们一定能谱写新时代改革开放新篇章,把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短评·总书记的改革论: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提出了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要把这些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就要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
向最难之处攻坚,敢战深水区、能闯无人区,哪里的矛盾和问题最突出,哪里的疙瘩最难解,就把改革指向哪里。要抓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解决的重大体制机制问题、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科学谋划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推动各项改革举措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
到二〇二九年,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只有明白改革目标之所在,才能做到对改什么、怎么改心中有数。追求最远大的目标,以改革之力破解时代课题、回应人民呼唤,以坚定改革到底的坚强决心,一张蓝图绘到底。
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既要志存高远,也要脚踏实地。让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就要坚持正确的方向,直面风险挑战,一步接着一步走,一茬接着一茬干,源源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激发活力、增添动力。
牵住改革的“牛鼻子”
“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突出改革重点”,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主攻方向、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方法。
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决定稿起草过程中重点把握的几点,其中之一就是:“抓住重点,突出体制机制改革,突出战略性、全局性重大改革,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凸显改革引领作用。”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改革越是千头万绪,就越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今年全国两会后首次地方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走进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主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中德合资技术创新企业,产品应用于电动汽车、手机等多个领域。
在深入了解企业研发情况后,习近平总书记关切询问德方负责人企业经营还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书记要求中部地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全面清理纠正地方保护行为,推动各种生产力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更好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要让市场更有效,政府必须更有为更善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强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特别指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听到关于创新与投资的发言,习近平总书记追问:“我们的独角兽企业新增数下降的主因是什么?”
这个对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的关切之问,探究的是企业在创新政策、技术、资金层面存在的深层问题。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都是创新型企业的突出代表,培育更多“瞪羚”“独角兽”,需要更精准的支持。
一个多月后,三中全会提出,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改革实践,我们认识到,决不能不克服市场的盲目性,也不能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要努力将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结合得更好一些,这是一个止于至善的过程。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截至2023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经营主体达1.84亿户,其中民营企业超5300万户,分别比2012年增长了2.3倍和3.9倍。
今年4月在重庆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重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成果展示。
技术领先的纳米时栅、我国最大型号船舶涡轮增压器、我国首台“大排量小型化活塞式发动机”,还有首创三位一体技术的血液透析机……琳琅满目的创新创造,都在传递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鲜明信号。
听闻研制的海上风电机组整机国产化率99%,习近平总书记很是感慨:“当年我在福建工作的时候,中国还没有海上风电。曾几何时啊!”“重庆的制造业有自身的结构特点、有相应的优势。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在身。盯准了就持续干,坚定不移、久久为功。”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创造性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
两个多月后,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总书记讲起一个故事——
“记得在正定的时候,我应经济学家于光远的建议,搞了一个农村研究所。研究的都是微观的东西,包括发展蚯蚓产业、村级组织建设等。他当时就提出一个概念——限于当时中国经济实力和条件,要多考虑实现现代化的‘穷办法’。我在‘穷办法’后面又加上了一个‘土办法’,就是适应当地的办法,不一定要大而全。”
“穷办法”“土办法”,说的正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改革智慧。
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实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打通束缚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从现实需要出发,从最紧迫的事情抓起,在解决实践问题中深化理论创新、推进制度创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部署。围绕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提出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
“经济要持续发展,不要大起大落。这里面很重要的就是科技、教育、人才。”去年4月,在广东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同来自各个领域的代表亲切交流。
他们中有带领科研团队在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战略科学家,有参与北斗芯片研制的高级工程师,有推动传统家电企业向互联网转型的企业家,有致力于把西藏的太阳能发电输送到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人员,有参与过新型航母等焊接工程的大国工匠……
总书记强调:“中国是个大国,要重视实体经济,走自力更生之路。关键核心技术要立足自主研发,也欢迎国际合作。要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战略抉择,把人才工作摆在治国理政大局的关键位置,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释放出走一条从人才强到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中国式现代化强国之路的强烈信号。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会通过的《决定》要求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进行专章部署,用的篇幅最长,摆在显著位置,体现了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盼,显示出科技创新引领发展还有巨大潜力。《决定》要求科技领域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破除束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
未来五年,是中国式现代化爬坡过坎、全面推进的关键历史时期,也是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历史时期。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正是在这一关键时期作出的关键抉择。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在前人从没走过的道路上,咬定目标不放松,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
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科学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突出重点改革任务,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就一定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劈波斩浪,把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①【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②【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请各位用户务必收藏好以上两个网站,收藏好网址,终身可访问或下载全站公文范文
客服微信:gongwentangkf
微信公众号:【公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