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为社区工作者注入干事动能
基层社会治理成效如何,基层干部是决定性因素。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各级党组织要全面贯彻落实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新理念、新举措,确保社区工作者选得优、干得好、留得住,以高素质社区工作者队伍筑牢基层治理人才支撑。
把好入口关,广招更选优。社区工作者处在城区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其队伍建设质量关乎百姓利益、决定治理成色。拓渠聚流,方能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引入源头活水、积蓄发展动能。须拓宽视野聚才,立足治理实际需求,精准分析空缺岗位,多维度吸纳持证社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要力量,将有能力特长、有群众基础的人员纳入社区工作者队伍,努力实现选好一个人、带好一支队、激活一社区。高标准择优选贤,突出政治标准“筛”的作用,完善为民情怀“评”的标准,通过日常联系了解“观其行”、调研干事成效“考其绩”、综合群众口碑“析其里”,精准描绘社区工作者“立体像”,切实把群众认可、基层需要的“好苗子”选出来、用起来。
夯实基本功,专职更专业。随着社会治理重心不断下沉,治理资源空前增加,对社区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级党组织应整合资源优势,搭建优质平台,推行全链条培养、打造全科型人才,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借助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等专业力量,精准聚焦依法办事、应急处突、基层党建等关键方面,分类组织实施筑梦启航初任培训、全岗互通业务培训和实干为民作风建设等,填补知识空白、补足能力弱项。突出实战实训,通过“项目大比武”“每周课堂”等,搭建导师帮带、互看互学、跟岗锻炼等实训载体,推动社区工作者深入急难工作中真刀真枪磨砺,助推社区工作者干有章法、干有底气。
提振精气神,减负更鼓劲。坚持营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浓厚氛围,方能让社区工作者有劲头更有奔头。深化减负增效,全面梳理社区法定事项、协调配合事项及上级交办事项,厘清权责边界、规范日常职责,推动更多资源向社区汇聚、政策向社区倾斜、力量向社区下沉,让社区工作者集中力量惠民生。注重激励赋能,以实绩论英雄、兑奖惩,健全完善薪酬体系,全面落实“五险一金”等各类福利待遇。选拔政治素质强,文化素养高、群众基础好的社区工作者进“两委”班子,担任各级“两代表一委员”及劳动模范人选,确保真干有奖励、善干能上升、能干当示范,激发社区工作者干事活力,共同编织基层善治新图景。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是城市肌体中最活跃的细胞,是连接千家万户的“毛细血管”。为社区工作者注入干事动能,以务实举措推动打造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敬业奉献、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方能让基层治理葆有亮度和温度,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