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的思考

更新时间:2025-07-06 02:43:54 浏览:59

 

 

一、调研结果

近年,我市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趋于完善。xx年,我市建立了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研究部署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实际治理工作中,通过政府、村委会、社会组织、企业以及村民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形成了农村人居环境管护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在实地调研考察中,发现目前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问题:一是生活垃圾治理体系不完善。少量农村垃圾房存在垃圾房外围脏乱,垃圾堆放溢满,垃圾桶破损,露天垃圾池等问题,存在农用地上随意丢弃垃圾和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现象。二是河道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有部分农村河道、河塘、沟渠存在河道水面有垃圾、水草等漂浮物,河道有异味水体发黄等问题。三是农村户厕管护维修不到位。有个别农村户厕因设计或管护问题不能正常使用或未达到使用效果,个别镇、村后续管护制度长期缺失。

二、制约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的因素分析

一是,资源配置与资金投入的深层次挑战

农村环境治理需要长期且大量的资金投入,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部分偏远或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往往难以获得足够的资源支持。

二是,村民参与度与环保意识的提升障碍

明确的参与渠道和有效的激励机制的缺位,导致部分村民在环境治理和管护中的参与度不高。另外,部分村民的环保意识仍然相对薄弱。

三是,基础设施与治理技术的瓶颈

农村环境治理技术相对落后,缺乏高效、低成本的治理技术和方法,导致环境治理效果受限,难以适应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

四是,长效管理机制的不完善

由于管理机制设计不合理、执行和监管力度不到位,难以实现对环境治理和管护工作的全面覆盖和有效监管,导致环境治理工作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

五是,面源污染与农业废弃物处理的特殊难题

农村面源污染具有来源广泛、分散性强等特点,由于缺乏有效的处理技术和方法、处理成本较高以及市场需求不足,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畜禽粪便目前资源化利用水平仍然较低。

三、调研建议

完善综合管护机制

聚焦农村河道、道路交通、绿化美化、环境保洁、公共设施“五位一体”综合管护存在的痛难点问题,实行“权属清楚、分级管理”和“谁受益、谁所有、谁管理”的原则,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督查的管护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引导和激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环境治理,以地方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结合社会力量捐助,确保管护资金充足。因地制宜地制定管护措施和政策,确保长效管护机制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管护资金补助标准和使用管理办法,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使用效益最大化。

健全长效监管体系

制定健全科学合理的监管标准,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监管的全要素、全覆盖,不留死角和盲区。加强对项目建设质量和建后管护的动态监督,注重实效,将治理效果作为衡量长效管护模式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对长效管护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通过设立监督机构、开展第三方评估等方式,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畅通问题反馈渠道,鼓励农民群众通过举报电话、网络平台等方式反映问题,确保问题得到及时响应和处理。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管护措施和政策,推动长效管护工作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构建多元治理格局

充分调动社会组织和村民的积极性,促进主体多元互动、功能互补、融合发展。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组织、村民等多方主体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维护。强化村民自治机制建设,激发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设立村民议事会、环保志愿者队伍等方式,引导村民参与环境治理决策、监督和执行过程。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环保社会组织,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促进政府、企业、村民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

四、结语

在深入调研的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深远意义与紧迫性。展望未来,随着我市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的不断完善与深化,我们有理由相信,xx农村将绽放出更加迷人的生态魅力,成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这不仅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请各位用户务必收藏好以上两个网站,收藏好网址,终身可访问或下载全站公文范文

客服微信:gongwentangkf

微信公众号:【公文堂】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农村 长效 思考 人居环境 管护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